昆明信息网

当前位置: 昆明信息网 昆明新闻 国内新闻 正文

浙江大陈岛“守与变”:垦荒精神立心 “触摸”美好生活

时 间:2021-10-15 03:18:48 来 源:本站整理

  中新网台州10月14日电(记者 柴燕菲 范宇斌)当第一缕曙光照耀东海大陈岛,57岁的大陈人缪友春开启大陈百货超市的店门,与这座充满朝气的海岛一起迎接新一天的繁华。

  地处浙江台州湾东南,大陈岛是有着红色记忆的“东海明珠”。穿越时光,大陈人以信仰为帆、奋斗为桨,在“建设新中国”的火热实践中孕育出了“艰苦创业、奋发图强、无私奉献、开拓创新”的大陈岛垦荒精神,书写了代代传承的垦荒传奇。


俯瞰大陈岛 范宇斌 摄

  “虽然这个故事的起点是在一个小小的海岛上,但由此培育出的大陈岛垦荒精神,折射的却是一个火热的大时代。”原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章百家近日在第五届大陈岛垦荒精神理论研讨会上如是说。

  今年是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开局之年,大陈人以垦荒精神立心,勇立时代潮头,奔向共富大道。2020年,大陈岛游客达到14.5万人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38万元,高于浙江全省平均,成为台州全域高水平全面小康的生动写照。


大陈岛梅花湾 范宇斌 摄

  大陈“巨变”:迎天下客向往之

  在一次次登岛的风浪中,大陈人汪江浩与这座岛的联结越来越深。

  “40余年间,陆岛通航时间从4个多小时缩短至70分钟。”随着陆岛距离不断被拉近,汪江浩憧憬着,“也许不久之后,就能坐水上飞机上岛。”

  重走垦荒路、赏“东海盆景”、品鲜甜黄鱼、筑海岛创业梦……面朝大海,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上岛理由,海岛游亦持续升温。

  上岛后,岛民可免费搭乘新能源景区巴士,游客一票制便可环游大陈。如今,大陈岛已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全国百家红色经典景区。凤尾山顶,大陈岛垦荒纪念碑巍巍挺立,更是成为每个来岛游客的必打卡地。

  “65年前,我们初次上岛,那是一座满目疮痍的荒岛、死岛。”老垦荒队员张其元告诉中新网记者,大陈巨变,他们甚感骄傲,因为大陈“藏”着他们的青春。

  游客们的纷至沓来,打破着大陈岛的寂静,也改变着大陈人的生活轨迹。近年来,不少“大陈渔嫂”转产转业,从修补渔网的“贤内助”,变身为导游、售票员、景区管理员以及民宿、农家乐老板娘。

  “大陈渔嫂”孔文敏兼职了15年的导游,今年4月退休后,她当起了全职导游。“大陈岛已经成了‘网红岛’了!”孔文敏希望更多人前来体验红色海岛游。

  越开越多的餐饮店映射着大陈岛的“走红”,大陈人黄莲英和丈夫缪友春今年开了一家原味餐厅。“我们做的都是岛上原汁原味的海鲜,大陈黄鱼、酸菜海鲈鱼、七星鳗、皮皮虾……客人都很喜欢。”黄莲英透露道,生意好的时候,日营业额能达到1.6万元左右。

  海岛生意火爆,让经营了近20年海鲜餐饮老店的大陈人颜丹红很知足。她说:“年均赚10多万元,垦荒精神教会了我们艰苦创业就一定会有收获。”


大陈岛岛民晾晒黄鱼鲞 范宇斌 摄

  在大陈岛的餐桌上,一道“大陈黄鱼”必不可少。

  家烧黄鱼、葱油黄鱼、大汤黄鱼、糖醋黄鱼……大陈岛廿九海狸餐厅创新改进黄鱼做法,丰富黄鱼口味,让更多人爱上黄鱼。

  其背后的是“一条鱼带富一座岛”的致富经:从“敲梆鱼”式的大肆捕捞,到探索小网箱养殖,再到深海抗风浪网箱养殖基地,成为“中国东海大黄鱼之都”。

  如今,大陈黄鱼年产量达4000多吨,产值约4亿元,约占浙江全省黄鱼产值的三分之二。截至2021年5月,大陈镇实现渔业总产值28909万元。


大陈岛青年志愿垦荒队主题雕塑 范宇斌 摄

  大陈“新生”:开拓创新无止境

  传承大陈岛垦荒精神“开拓创新”的内涵,是大陈岛永葆青春的“法宝”之一。眼下,新业态的蓬勃涌现是大陈岛越来越年轻的生动缩影。

  一间简约的屋子,暖色的灯光,美酒配音乐,“海岛+时尚”元素成了最美的点缀。今年新开业的“醉想遇见你”烧烤音乐酒吧的店主毛海明是个“80后”青年,也是土生土长的大陈人。


上大陈岛风光 范宇斌 摄

  “餐饮店不仅是提供食物,更是一个社交场所。”毛海明说,“大陈岛需要年轻的气息,吸引更多年轻人来体验海岛的万种风情。”

  与新业态“多重奏”的是,绿水青山、碧海蓝天的“进行曲”。

  近年来,大陈岛更绿了——深入推进的海岛防护林和山体绿化建设,让岛上森林覆盖率达到60%以上,人均绿地面积达到25平方米以上。


甲午岩风光 范宇斌 摄

  大陈岛更蓝了——蓝色海湾生态修复工程,保护性修复、加固、改造海岸线近4000米,国家级生态镇更加名副其实。

  大陈岛更好玩了——浪通门、甲午岩、大陈岛国防教育主题公园、垦荒纪念碑、青垦文化旧址公园、两岸乡情文化园……岛上自然风光和红色景区相得益彰。

  奏响海岛振兴曲,2020年,大陈岛旅游总收入达到1.6亿元,海洋经济总产值、财政收入、岛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2006年的3.3倍、9.3倍、9.6倍。

  大陈岛60项小康指标全面完成,“小康的大陈”从愿景变为实景。当前,“现代化的大陈”建设新征程全面开启,大陈岛正开启新时代翻篇归零的“垦荒”。

  这是一座敢于将梦想化作现实的海岛:2019年,椒江区政协委员提交了《把大陈岛打造成中国第一个5G示范岛》的提案。大陈岛第一个5G电话于当年5月14日拨通。此后,远程医疗、智慧教学、智慧旅游等应用场景应运而生。2021年8月,随着海底光缆的前期敷设工作全面完成,大陈岛5G信号全覆盖计划又迈出重要一步。

  这是一座全民共建共享的海岛:一群“大陈渔嫂”传承无私奉献的垦荒精神,组成垦荒志愿服务队,上船头、下码头、访渔民,参与到环境整治、政策宣传、志愿帮扶和服务业发展,不仅顾好了小家,也理好了大家。旅游就找“游小二”,办事就找“渔小二”,开店就找“店小二”。在大陈,“麻烦事”能变成“省心事”。


下大陈岛风光 范宇斌 摄

  这是一座生活越来越有盼头的海岛:留守老人岛上安心养老,80周岁以上老人可在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免费就餐;“互联网+数字化”模式下的“三医联动”便民服务点,就医买药报销最短只需20分钟。今年“上线”的垦荒邮局解决了海岛寄收快递难题,也畅通了“‘海岛好货’出岛、‘城里优品’进岛”的通道。

  这是一座无时无刻不在改变的海岛:曾经,大陈岛电网不稳定,大陈供电所不断摸索坚强智能电网,2009年陆岛联网,35千伏大陆陆岛联网工程投运,岛上居民告别了柴油发电的日子。如今,大陈建设清洁能源绿色海岛,已正式取消了计划停电。

  观望未来,台州市椒江区委副书记、区长吴华丁介绍道,大陈岛将打造全国现代化建设示范岛,朝着“红色旅游第一岛、海峡两岸交流示范岛、青垦文化体验岛、零排放生态美丽岛、现代化数字智慧岛、幸福宜居平安岛”的新目标前进。

  “大陈岛垦荒精神熔铸于浙江红色根脉,彰显了不老的价值意义。”台州市委书记李跃旗表示,新征程新垦荒,要以垦荒精神砥砺初心使命,以垦荒精神引领干事创业,以垦荒精神创造美好生活。

  在时代大潮中,以实践作笔,书写垦荒新解。

  对于这座寻根之岛而言,大陈岛还期待着另一个未完的梦:甲午岩畔,一座名为“思归”的石亭静静伫立,面朝大海待春暖花开。(完)

【复制网址】 【打印】
免责声明:刊登本文仅出于传递信息之目的,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侵权,请联系编辑删除。